本报讯“来北京4年,我首次感觉自己也有了一个‘集体’了!”近日,在北京东交民巷黄家做工的甘肃小保姆何红梅怀着欣喜之情对记者说。何红梅是北京第一家“保姆工会”的会员之一,说到这一个月前刚刚成立的组织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时,她用了很朴实的四个字———“特别有用”。  3月24日,在北京东华门街道台基厂社区内,26名来自安徽、四川等6个省市的社区保姆,经北京东华门街道工会的批准,正式成立了是她们我们的“家”———社区家政员工工会,她们中年龄最大的5l岁,最小的20岁。就是她们组成了北京首个外来零散务工职员的工会组织。也是在那一天,何红梅被这个京城第一家“保姆工会”推选为工会的宣传委员。 现在“保姆工会”正处于初创阶段和探索时期,考虑到家政员工的收入不高,工会活动的有关成本将暂时由街道工会支出。 现在,社区家政员工工会活动定为一个季度拓展一次,主要的内容是办讲坛,加大有关常识的培训,包含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服务技能等,另外还有科普常识、生活保健等讲坛。此外,还会尽量地组织保姆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以社区“职工之家”拓展的活动为主,充分借助已经打造的社区图书馆、棋牌室、背投电视等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拓展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张淼淼 王文韬 张卉)

湖北日报通讯员罗小艳卢先兵 1数天前,武汉大学内测绘饭店门口一张小广告引起很多学生关注:一署名为“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称,大学生离得远远的爸爸妈妈,外出念书十分辛苦,学习和就业重压沉重,空闲时间少;她因无经济来源,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大学生洗衣、缝纫、打扫卫生等等,做学生的保姆,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环境,报酬可以按钟点算,也可以按月支付,她还留下了我们的电话号码。小小的广告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只须价钱合算,可以打电话尝试一下!”、“咱学生咋冒出这么多大款来?还有请保姆的需要?”、“下岗女工伸手向咱们学生要饭吃来了!”……保姆家政市场开始向高校延伸,这一新鲜现象激起广泛的关注。2笔者随机调查了武汉大学内及学生公寓区的几处洗衣房,发现光顾洗衣房的学生络绎不绝。坐落于武测校区学生宿舍新8栋附近的武大生活服务公司洗衣房老板毛先生面露喜色地介绍,天天提桶拿盆来他这里洗衣的学生多达40多人,天冷时达七八十人,每月的平时流量有好几百人。“大家这里价钱比较实惠,洗一桶衣才2.5元,所以常常有学生来。”毛老板说,去年他通过长期考察,发现了这个潜在的学生市场,11月份开张以来,买卖果然很好。一位刘姓学生说:“自己洗衣服麻烦得非常,大家同学都是出个几元钱,拿到这里来,把洗好,甩干,晒干的衣服提回来,便捷省事!”笔者采访了武大附近的多个家政服务中心。据悉,现在高校学生聘请全职保姆的状况极少,但钟点工很受青睐,尤其是考研的大学生,烧钱雇个钟点工洗衣、打扫卫生甚至做饭的现象已不新鲜。一位新闻专业在读研究生表示,她个人很反感如此的做法;这位来自新疆的女孩说,当初她就是千里迢迢从新疆来到武汉,离得远远的爸爸妈妈,在武大附近租房复习考研,她觉得适合的做些家务活有益于大脑的放松,提升学习效率。一位郝姓女孩则表示请个保姆来照料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奢侈了!”不少人都觉得完全不必,也有人指出“在经济不是非常发达的武汉,保姆在高校的市场非常有限”。3高校学生聘请保姆,依靠洗衣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高校保姆的存在到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与培养学生勤勤恳恳的精神是不是矛盾?武汉大学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陈忠斌觉得,从洗衣的投入与产出来看,假如大学生把自己洗衣的时间拿来念书,增加我们的常识积累,会有益于以后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这是有益的,当然这要以学生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洗衣房的存在与学生的懒惰习气并无直接关联,勤奋用功的学生也有不少光顾洗衣房。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卢昌宁对此并不反对。他觉得各种形式高校保姆的出现是大家生活条件改变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只须经济能力允许,光顾洗衣房或请钟点工打扫卫生都是无可厚非的,学生们花几元钱将衣服拿去洗衣房,就好似花一块钱坐校内巴士、用手机通讯取代信件联系一样,都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可以觉得如此做就助长了懒惰风气。“大学洗衣行业的兴旺,反映出同学们吃苦精神的淡化。”部分老教授却道出了他们心中的一份忧虑。昔日的骄子,变成了今日的“娇子”,有的同学回家就带一大堆脏衣服“孝顺”母亲,不会做家务。该校学工部的老师们也对学生频繁光顾洗衣房颇有微辞。有些学生是打着现代的旗号,为自己拒绝勤勤恳恳辩解,美其名曰“节省时间”!可节省出的时间却流向网咖,流于清谈,流于什么事都不干的闲逛。“大学生光顾洗衣房和聘请保姆应该辩证地看待。”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单波觉得,假如学生是用我们的勤工助学所得来支付服务成本的话,那样这就纯属一种互利互惠的正常消费现象,学生可以借助省出的时间来学习和充实自己,拓展自我的进步空间,无关学生懒惰的问题;假如学生花费家的钱来洗衣,增加家庭负担,而自己又没把时间花在正当活动上,那样频繁光顾洗衣房或聘请保姆则会加重学生经济和心理上的倚赖状况,培养好逸恶劳的习性,不利于个每人格的独立和进步。现实状况是,现在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经济来源上主要还是依赖爸爸妈妈。笔者调查发现,70%的大学生完全依赖爸爸妈妈资助上学,27%的人周末做家教或其他兼职赚钱,只有3%的人能完全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扪心自问:进洗衣房、请保姆的大学生,有多少能“坦然自得”地消费?